从“代天子征伐”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如何笑傲三百年?
一代枭雄曹孟德曾经作为兖州(今山东)牧,有感曰“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见英雄在不同时期是心心相惜的。那么齐桓公之前的齐国是怎样的呢? 一、受封齐营丘 姜姓本是炎帝后裔,炎帝之后伯夷为尧帝四岳,在舜帝时为秩宗,典朕三礼,佐大禹平水土功劳很大,为禹帝的股肱重臣,受封为吕侯,封地为吕国,按照先秦及之前胙土命氏男子称氏的规定,伯夷的后世子孙从其封姓。 齐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因文王访贤说了一句:“我的祖父太公盼您盼了好多年了,想不到您终于出现了。”古又尊称“太公望”,正史称:吕尚、吕望;亦称吕涓,吕牙。 齐太公辅佐文王、武王,灭掉商纣王,周天子“封师尚父于齐营丘”,这就是齐国的由来;后来齐太公又辅佐成王、康王。经历了“三监之乱”,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开始成为东方大国。史书记载“太公至国,貅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展开剩余82%齐太公与子伋一同辅佐成王、康王,直到齐太公逝世,齐丁公伋才回封地即位。 二、命运多舛 王勃在《滕王阁序》说“时运不济,命运多舛。”齐丁公伋一共养育五个儿子,可是上天貌似给齐国国君开了个玩笑,齐丁公伋的嫡长子、嫡次子和嫡三子早亡。 等到齐丁公伋逝世,继承人原本是嫡四子季,可是不知道是季是道德高尚,还是自认为自己不适合成王齐国之君,将国君之位让给了自己的同母弟公子得,并且还让子孙们都离开营丘,搬到崔邑生活;后世形成崔姓。 齐乙公得是齐丁公伋的第五子,因为运气好,意外获得齐国国君;齐乙公得在当齐国国主的时候,齐国真正开始兴起。 齐乙公得逝后传位与儿子慈母,是为齐癸公;齐癸公慈母是真正的守成之主,秉承先辈的“垦田煮盐”政策,在齐国国内依法治国,使得一些部落归服,齐国可谓进入“盛世”。 可是物极必反,齐癸公慈母逝后,儿子不辰即位,是为齐哀公。齐哀公不辰在“奋四世之余烈”,开始忘乎所以;加上这个时候正好是周夷王燮时代,周宗室已呈现衰弱;齐哀公不辰有时没有按时朝贡天子。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纪国的国君纪炀侯,看到齐国自太公开始一直“风头无两”,心生妒忌;再加上纪国再齐国边境,纪国自然不想看到齐国更加强盛。 纪炀侯抓住齐哀公不辰不按时朝贡,向周夷王添油加醋的打小报告:“陛下,齐侯不辰这小子靠着太公的余威,在先祖的福佑下,把齐地治理得相当富饶;但是齐侯不辰这小子开始在国内大搞‘个人崇拜’。” 周夷王正在寻思怎么体现大周的天子威仪,被纪炀侯这一顿挑拨,开始有了“敲打”齐侯不辰的想法。 纪炀侯看出周夷王的心思,接着火上浇油说:“齐侯不辰在封地整天荒淫无道的逍遥快活,大肆把自己的声望抬升,现在齐地‘只知齐侯不知周王’。还有,齐侯不辰这个人大胆放肆,把上贡的宝贝扣押在自己的领地,给陛下进贡都是自己把玩过的‘二手货’。” 周夷王三年,召集天下诸侯觐周,并且发碟给齐侯不辰,要求齐侯不辰到宗周会盟,生性傲慢的齐侯不辰从齐地营丘慢慢的来到周的镐京。 齐侯不辰刚刚踏入周天子的朝堂,在众多诸侯的目睹之下被周夷王下令扔进大鼎烹杀。 司马迁的《史记·齐太公世家》这么记载:“哀公时,纪侯僭之周,周烹哀公。”古本《竹书纪年》则是这么记载:“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三、迁都避祸 纪炀侯进谗言使周夷王烹杀齐侯不辰,齐国与纪国从此结下不世之仇,这一仇一直到齐桓公的大哥齐襄公诸儿时代,纪国被齐襄公给灭了。 齐侯不辰死后,葬京师附近,法云:恭仁短折曰哀。周夷王立哀公的同父异母弟静为齐侯,是为齐胡公,并赏赐彤弓、彤矢。 齐胡公静看到兄长惨死,知道纪炀侯绝非善类,害怕纪国将都城从营丘(在今山东省临淄区)迁到薄姑(今山东省临淄区西北五十里处)。 这件事情遭到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的鄙视,公子山与私党率领都城的人民群众杀死了齐胡公,还将齐胡公的儿子驱逐出境,又把首都从薄姑迁到临淄。公子山便是齐献公。 齐献公山是英明的,把齐国都城迁到临淄,这个地方土地肥沃,适合搞种植业,于是,齐国在“煮盐业”之外又有了“种植业”的加持。齐献公山死后,儿子寿即位,是为齐武公。 齐武公寿传位与儿子无忌,是为齐厉公。齐国这个时候又开始强盛起来,原本齐侯之位是齐胡公静的子孙开始夺权。 可是齐厉公无忌昏愦暴虐,齐人痛恨他。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 都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齐人联络齐胡公静的儿子杀死齐厉公寿,可是不幸的是:胡公之子在这次“内斗”皆战死,齐人只好拥立厉公之子赤即位,是为齐文公。 齐文公赤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参与杀害自己老爹齐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齐文公赤在即位后接受父亲齐厉公的教训,小心谨慎地处理国政,齐国政局渐趋平稳,齐国公室的内乱终于告一段落。 这里补充说一下:齐文公赤是晋穆侯的岳父,也是晋文侯仇和曲沃桓叔成师的外公。 齐文公赤在成功“上位”侯让齐国又开始强盛,顺利传位与儿子脱,是为齐成公。 齐成公时代的齐国已经“独霸东方”,齐成公传位与儿子齐前庄公购,这里说一下庄公购为什么被成为“前庄公”,因为齐国后面还有一个庄公。 齐前庄公购传位与儿子齐僖公禄甫,齐僖公这位仁兄就是生出宣姜(嫁给卫国父子三人的长女)、文姜(与嫡长子诸儿私通,让鲁桓公接盘的小女),生出了“”齐襄公诸儿,齐桓公小白的“杰出君主”。 四、小霸中原 齐僖公禄甫执政后,迅速整理齐国内政,与春秋“第一小霸”郑国国君郑庄公(寤生)在石门会盟,这次会盟,可以说是东周平王、桓王点头肯定的会盟,可以看出“争霸”开始的序幕。 齐僖公与鲁国国君鲁隐公在艾地结盟,开始和鲁国结好,后期就让鲁桓公变成自己的女婿。 此时,卫国公子州吁联合宋殇公、陈桓公和蔡宣侯,共同出兵攻打郑国,围住了郑国都城的东门,围了五天才撤兵,史称“东门之役”。 齐僖公后来要宋国、卫国两国和郑国讲和,已经确定结盟日期。齐僖公最终让宋国、卫国两国和郑国讲和。齐僖公与宋国国君宋殇公、卫国国君卫宣公在温地会见,并在瓦屋结盟。 齐僖公就成了春秋初期“三小霸主”。 发布于:天津市 |